(两会速递)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大力开展“全健康”研究
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(记者 陈静)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,将人类健康、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三者统合为一个健康整体的“全健康”成为来自医务界的代表、委员们关注的热词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表示,任何单独学科或单独机构、组织甚至国家,都无法解决以减轻复杂公共卫生问题为宗旨的“全健康”科学问题。她指出,中国能够、也必须大力发展“全健康”科学研究,从而助力人类健康共同体构建。
据悉,“全健康”理念关注人类、动物和环境的关联性,强调从“人类-动物-环境”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,通过多机构、跨学科、跨地域的协同合作,统一收集分析人类、动物和环境的综合信息,构建传染病综合防控网络,实现对新发传染病的及时预警、有效防控,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。
刘艳表示,近30年来,几十种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,SARS、中东呼吸综合征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其中的代表,成为近百年来人类*大的健康威胁,阻滞了全球经济的发展,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。此外,多耐药微生物频繁出现,食品因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,也不断威胁着人类健康。
身为医务工作者,刘艳指出,生活方式改变、城镇化加速、环境污染、全球气温变暖等对人类健康的长远影响更加难以评估。这些问题的涌现是人类、动物和自然失衡的集中体现。
2010年,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和世界卫生组织(WHO)达成合作协议,倡导在人类-动物-环境界面上共担责任、协调全球活动的“全健康”理念。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建立了“全健康”教育科研相关机构,促进本国和全球的健康发展,服务于本国和全球的战略发展。
近些年,“全健康”理念也逐渐被引入中国国内,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“全健康”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。刘艳说,“全健康”理念与实践涉及人类、动物、食品、环境等方面,是跨学科、跨地域协作和交流的新策略,致力于共同促进人和动物健康,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。
刘艳在《关于加强“全健康”教育研究助力人类健康共同体构建的建议》中提倡将“全健康”理念融入卫生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规划,促进“全健康”持续发展,提高“全健康”理念的普及。
她在建议中提出探索“全健康”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队伍。各级高等教育部门和医学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重视“全健康”人才培养,增设培养硕士和博士水平“全健康”人才基地,同时在本科教育中普及“全健康”基础课程,提高学生“全健康”的视野。(完)
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